实施“双高计划”要加强课程建设 - 经典语录 教育重要性

记者 911亚洲精品青草衣衣


2019年4月,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》正式印发,吹响了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集结号。为了在5月15日之前准备好“双高”建设的申报材料,在刚刚过去的四天“五一”小长假里,一些高职院校却并没有休息。大家在申报和热议“双高计划”的同时,是否要结合《教育现代化2035》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设计和要求,冷静地思考一下“双高计划”的目的,以及下一步引领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和抓手?笔者认为,课程建设是“双高计划”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。

“双高计划”的总体目标是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,而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重要载体是课程建设。课程建设是体现高职学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,可以破解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。在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申报中,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情况、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项目与应用情况、教师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数、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情况,都是学校标志性和强有力的竞争性指标。在特色高水平专业的九大建设任务中,课程教学资源建设、教材与教法改革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课程建设紧密相关。

普通高校“双一流”大学名单出炉后,教育部提出打造“金课”,实施一流课程建设“双万计划”,作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又一重要抓手。“金课”具有高阶性、创新性和挑战度,分成线下“金课”、线上“金课”、线上线下混合式“金课”、虚拟仿真“金课”和社会实践“金课”。因此,课程建设很可能也是高职院校“双高计划”之后,促进高职内涵发展提升质量的重要载体。优质高职院校是完成今年高职扩招115万任务的重点,进行教学改革,做到“标准不降、模式多元和学制灵活”是保障高职扩招不降质的重要保证。面对退役军人、下岗失业人员、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,高职院校必须采用灵活学制、多元教学模式及创新的教学和评价方式,打造含金量高的X证书培训课程和理实一体化课程等。

“双高计划”背景下课程建设必须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。信息技术变革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,教育信息化战略也从1.0版走向2.0版,提出“三全、两高、一大”的建设目标,到2022年要建成“互联网+教育”大平台。“职教20条”中提出,要适应“互联网+职业教育”发展需求,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,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。

“双高计划”背景下课程建设要遵循工学结合、知行合一的原则。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理论丰富,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“能力本位教育”和以德国为代表的“学习领域课程模式”。无论何种课程模式与开发方法,都必须坚持工学结合、知行合一,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资源、教材和教法,使得教学标准和内容及时吸收新技术、新工艺和新规范,采用模块化、结构化教学,使用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教材。

编辑:经典语录 教育重要性

审核:911亚洲精品青草衣衣

2019年12月11日 精品国内在视频线最新,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,亚洲国产永久免费播放片,日日精品视频在观线看最新,永久免费精品影视网站,911亚洲精品青草衣衣

最新更新